经过文保部门半个多月的挖掘、整理,昨天,始建于800年前的下陡门古闸在沉睡地下近半个世纪后,终于完整展现出昔日的风采。于今年6月开始的"瞿屿陡门"(俗称"下陡门")古闸挖掘工程,也画上了句号。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市文保专家来到下陡门古闸所在地。经过前期的清理,古闸整体结构已经基本重现。据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介绍,现存的古闸分为陡门和堰坝上下两部分,上部由6个闸墩形成5孔为陡门,每孔宽2.8米,孔高1.8米,闸墩长度2.3米,闸室整体结构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料,每两个闸墩之间的堰坝上,都凿有两道分别为十多厘米宽的凹槽,供陡门的闸板放落,是最早发现的部分。而下面的堰坝部分,则是最近的挖掘新发现。堰坝沿着杨府山山势开凿,基础不仅牢固,而且节省人工,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在整个古闸的北边,西侧两个孔的堰坝与其他三个孔不同。一条条石板整齐地铺成了一个斜坡,据专家介绍,这是供落潮时船只通过闸门用的;而在古闸南边,其中一孔的堰坝铺有混凝土,这种建材在解放后才在温州开始出现,因此推测,古闸在解放后应有过修缮。此外,在清理闸墩时,他们还发现陡门东面第一个闸墩的砂岩成色比其他闸墩上的都更深,由此推断这个孔是后来加筑的。
距今800多年的下陡门古闸,由南宋温州郡守杨简所建,历经明弘治,清道光、同治,以及近代的多次加筑、修缮,仍保存完整。今年6月,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山下河贯通工程施工时被发现。多年前,在杨府山西边也曾发现上陡门三孔古闸遗址,但没能保留下来。因此,比上陡门古闸年代更早、规模更大的下陡门古闸,其历史意义更加深远,对研究我市水利技术历史发展、温瑞塘河古文化、瓯江流域河道干支流历史变迁,提供有力的实物佐证。
对这次的挖掘新发现,温州市文保专家更加倾向于"就地保护"的方案。因为一旦搬迁,与山体相连的堰坝部势必舍弃,这样一来完整的文物将一分为二,许多历史信息也将随之消失。蔡钢铁建议,可以让正在开挖的山下河贯通河道采取"改道"的方案,最大限度保存文物的完整性。
据悉,最终保护方案,近期将由温州市政府与相关部门具体商议后决定。由于这件刚出土文物在工地上,出入不便,还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
本文“”来源:http://www.lkttc.com/wenzhou/baixing/34016.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