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乐清芙蓉包宅村 雨水冲刷出八百年古窑

前天,得知本村后山发现古窑遗址,部分芙蓉包宅村村民争先恐后上山挖掘古窑周围的碎瓷片,好在村干部及时制止,古窑才避免了被进一步破坏。昨天,温州乐清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及考古专家一起前往现场勘察,初步鉴定该古窑建于南宋时期,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雨水冲刷露出"碗"

数天前,雨过天晴,包宅村两位村民上山晨练,发现半山腰路边一处山体被洪水冲刷后,露出半个奇怪的"碗"。两村民用手挖掘,很快挖出一个像碗一样的内外都很粗糙的东西。同村一个叫阿富的村民顺便将这个东西带到北京让文物专家鉴定,答复是:这个"碗"是古时窑场烧瓷用的工具,叫钵,该钵起码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啊?那不成宝贝了?怪不得此山叫窑山,那山里面一定有座古窑,我们去挖挖看,说不定能挖到文物。"部分村民听说后,纷纷扛着锄头上山,欲在窑山挖宝。

"不能挖,马上制止村民!我们马上回来。"前天,出差在外的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得知情况后马上吩咐村双委成员制止,之后赶回村里,一边向文物部门汇报,一边组织8名护村队员保护现场。

古窑建于南宋时

古窑就位于包宅村窑山的山路旁,窑头部分已被村民挖掉了一些。红褐色的土堆里,散落着各式各样的碎瓷片,有的十分轻巧,有的则非常笨重,有的粗糙无华,有的光滑细腻得像刚抹了一层蜡。土堆里还有大量制作瓷制品的工具——钵。

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在现场仔细辨认后说:"这些瓷碎片和钵应出自南宋年间,估计800多年前这里有一座古窑场。"蔡钢铁还说,规模这么大的古窑,在温州全市范围内也是极少见的,这个古窑的发现,对今后研究浙东沿海一带古代制窑业的发展以及当时的人文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钵和碎瓷片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蔡钢铁说,从这么大规模的古窑来看,南宋时乐清的经济及贸易都已很繁荣。

将对古窑进行保护

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物部门马上要将古窑列为文物保护点。昨天,相关人员已到包宅村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法》,并计划在古窑周围砌墙保护,禁止村民乱挖、破坏文物。

蔡钢铁表示,先将古窑有效保护起来,等以后条件成熟,再进行科学开挖。

  本文“”来源:http://www.lkttc.com/wenzhou/baixing/15008.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温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