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天气 > 气候变化 > 三伏的计算 如何计算三伏 每年的三伏是怎么计算的 时间:2012-07-16 23:15来源:来看头条扯 2012年7月18日入伏,将要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每年的三伏是不固定的,那么三伏是怎么计算的呢?下面我们来普及一下关于如何计算三伏的知识。 三伏的计算 三伏的计算要从入伏开始,入伏就是指进入三伏天初伏,就是三伏中的第一伏,“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是计算三伏的开始。每年的夏至往后推算,出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这天就是入伏的第一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今年2012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从这一天往后算,7月18日是第三个庚日,所以这一天就是今年的入伏天。 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就是第三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三伏的计算并不是每个伏都是10天,因为夏至在6月21日或22日,立秋在8月7、8或9日,两个节气都有前后一天的变化,每年都有可能会不一样,所以,在不断循环中,夏至到立秋之间有的年份出现4个庚日,那么这一年的中伏天数就是10天;有的年份夏至到立秋之间出现5个庚日,这一年的中伏就是20天。 所以,如何计算三伏,主要是中伏的天数不确定,初伏和末伏的天数都是10天不变得到。 三伏的计算:庚日和三伏的关系 三伏是按庚日计算确定的,如何计算作为三伏参照日的“庚日”呢?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由于天干是10个,10个天干循环一次就是10天,所以,每隔10天出现一个庚日。所谓的“庚日”就是遇上个“庚”字的这一天,这就是计算三伏的参照日,也可以说这是计算三伏的公式。 本文“”来源:http://www.lkttc.com/weather/qihou/44491.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