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伊朗开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来看头条扯军事新闻,2025年3月30日,特朗普说:如果伊朗不签署核协议,美国将采取军事行动。人们不禁担心,美国和伊朗开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除了军事威胁外,特朗普还提出了对伊朗及其贸易伙伴重新征收二级关税的可能性。他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内根据德黑兰的反应对这些关税做出最终决定。
《德黑兰时报》报道,伊朗武装部队已准备好能够袭击美国相关阵地的导弹。
在特朗普第一任总统任期内,曾经宣布美国退出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即伊朗核协议。该协议对伊朗核活动施加了严格限制,以换取制裁解除。特朗普重申,他的政府仍愿意进行谈判,但强调伊朗必须表现出限制其核计划的决心。
尽管美伊双方表现出互不退让的态势,但美国和伊朗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被认为较低,但局部冲突或代理人战争升级的风险依然存在。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1. 历史背景与核心矛盾
长期敌对: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对伊朗实施全面制裁,伊朗则视美国为“大撒旦”。
核问题僵局:2015年《伊核协议》(JCPOA)的破裂(美国2018年退出)导致伊朗恢复高浓度铀浓缩活动。尽管谈判断续进行,但双方互信缺失,协议难以重启。
代理人冲突:伊朗通过支持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地区势力扩大影响力,而美国则与以色列、沙特等盟友合作遏制伊朗,导致代理人冲突频发。
2. 当前局势的紧张点
军事摩擦风险:
红海与波斯湾:伊朗被指控支持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美国及其盟友加强军事部署,可能导致直接对抗。
核设施潜在打击:以色列曾威胁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若发生此类行动,可能迫使美国卷入。
无人机与导弹袭击:伊朗对美军中东基地的间接攻击(如通过伊拉克民兵)可能引发报复。
内政驱动:
伊朗国内动荡:经济危机与民众抗议可能促使政府转移矛盾,对外示强。
美国大选压力:拜登政府需平衡国内反战情绪与应对伊朗“威胁”的强硬姿态,避免被共和党批评为软弱。
3. 制约战争的因素
经济代价:
全球约20%的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输,战争将导致油价飙升,冲击全球经济,美国也难以独善其身。
伊朗经济已受重创,战争可能进一步削弱其政权稳定性。
国际社会阻力:
中俄等国会反对军事干预,欧盟倾向于外交解决,美国难以组建广泛联盟。
战略理性:
美国聚焦印太战略与俄乌冲突,不愿陷入中东泥潭。
伊朗清楚自身军力与美国差距悬殊,避免直接开战符合其利益。
4. 潜在升级情景
误判或意外事件:如美军巡逻船与伊朗快艇在波斯湾发生擦枪走火,或无人机袭击导致美军重大伤亡,可能引发报复循环。
核突破临界点:若伊朗公开推进核武器研发,美国或以色列可能发动有限打击,触发伊朗反击(如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攻击以色列城市)。
代理人失控:地区武装(如真主党)对美以目标的过度攻击可能迫使美国直接打击伊朗本土。
5. 可能性评估
全面战争概率:低于20%。双方均无主动寻求全面冲突的动机,且代价过高。
有限军事冲突概率:40-50%。代理人战争升温、小规模军事摩擦可能持续,但双方可能通过秘密渠道控制事态。
外交僵局持续:高概率。核问题短期内难以突破,制裁与反制裁将成为常态。
结论
美国和伊朗的对抗将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即介于外交施压与低强度冲突之间。尽管局势高度敏感,但全面战争不符合任何一方的核心利益。关键风险点在于核问题突破、代理人行动失控或误判导致的意外升级。国际社会的外交努力(如多边谈判、危机管控机制)仍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本文“美伊谈判”来源:http://www.lkttc.com/news/junshi/84865.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