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2020火星探测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

2020火星探测:2018年11月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透露,在深空探测工程领域,中国计划于2020年左右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后续还将实施3次深空探测任务。

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当天在珠海举行,赵坚在论坛上以《逐梦太空新征程,共筑航天新时代》为题作主旨发言,他在提及中国航天未来重点任务时作上述表示。

赵坚介绍说,在探月工程方面,2019年中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施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实现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回”的目标。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在2020年左右实施,实现2021年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后续至2030年前后,中国还将实施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木星系探测及行星穿越等3次深空探测任务。

中国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发言认为,中国深空探测活动始于2004年,经过近15年的持续发展,中国深空探测已从月球起步走向全面发展、从独立发展走向开放合作的新阶段。

他说,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在深化论证未来的月球、火星探测任务,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将遵循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原则,与各方开展包括规划对接、任务设计、技术合作、联合实施、成果共享等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我国将于2020年和2028年进行两次火星探测任务

月球探测

建设无人和载人月球科研站

今年12月,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以此为起步,我国月球探测第四期工程将在2030年前初步规划四次任务,其后再建设月球科研站。

在“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上,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介绍了上述规划。月球探测第四期工程第一次任务是嫦娥四号,第二次任务计划为第二次采样返回。接着,中国计划在月球南极和北极实现探测器着陆探测。

李国平介绍,最终中国还要建设月球科研站,这里包括机器人探测,“也肯定包括载人月球科研站,这是更长远的任务。”

火星探测

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

李国平介绍,我国正在规划深空探测工程,初步明确了四次任务。第一次任务计划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10个月的飞行,2021年到达火星,着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其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我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目前火星第一次探测任务正在实施,后面三次任务正报请国务院批准。

火箭

长征九号计划于2028年首飞

在火箭领域,据李国平介绍,长征八号新型火箭正在研制中,该火箭配置了两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捆绑了2台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计划2020年发射。

我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论证,瞄准深空探测需要。长征九号将超过90米长,芯级直径达到10米,低轨运载能力100吨左右,初步设计最高140吨,将是长征五号运载能力的5倍,计划在2028年首飞。

李国平表示,在空间进出方面,我国正在开展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研究,探索火箭助推器自动回收,主要解决安全性问题。另外,我国开展了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这些工程还在起步阶段,需要若干年研发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实施。

卫星

通过电磁监测研究地震发生几率

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由国家航天局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编制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计划》,初步计划未来10年发射各类卫星超过100颗。

李国平介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将加强利用航天技术监测全球气候。目前有两颗卫星已经立项启动,一个是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主要用于温室气体的监测;另一个是陆地生态监测卫星,主要是用于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等监测。

在地球物理场探测方面,我国启动了电磁监测卫星,通过电磁监测研究地震发生的几率。后续我国还将发展重力梯度测量卫星,服务于测绘所需。

陆地观测卫星领域,我国将发展两颗比较特殊的卫星,一个是L波端差分干涉SAR卫星,可进行二维、三维成像,并提取地面形变。还有一颗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卫星——SAR地理观测卫星,可对地面一定范围区域进行高时间分辨率微波成像,目前正启动实施,预计在2021年左右发射,将填补领域空白。

原标题: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本文“”来源:http://www.lkttc.com/keji/hangtian/71792.html,转载必须保留网址。
(记者 倪伟)